Skip to main content

一年多來,疫情限制人的出遊,四面環海的台灣坐飛機等同出國的感受,在離島遊中發揮很大補償心理,變成國旅熱門目的地,當台北五星級飯店放眼望去夜晚漆黑一片,馬祖可是連背包這站都要滿房提前預約。

這樣特殊的時機點,很多人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國旅,將國旅的精緻度拉高出國自由行般深度體驗的感受,強調彈性、客製、互動的旅遊型態雨後春筍出現,從行銷到社造、傳產、規劃,各個領域的產官學單位紛紛投入這場以地方創生為大旗的社會經濟運動,各種型態的小旅行、工作坊、達人帶路、深度團改造或深入台灣各個觀光或原本被認為小眾冷僻的景點,可以說是近五年來既《看見台灣》帶動風潮後,延續以發掘台灣美好為價值的行腳版本。

作為離島,馬祖當然沒有置身事外。上述旅遊型態隨著郵輪、原outbound主力旅行社與政府等支持下,也在這裡擴散開來。我自己也置身其中,參與幾場國發會支持下,以洪震宇老師為核心的風土經濟工作坊。洪老師充滿實務經驗,他的資源挖掘、分析,並重組為故事解說與串場的帶路能力,讓同樣對於地方來說是局外人的我,深度先反思這幾年在馬祖的工作能夠在旅遊推動上,有什麼助力。漸漸的,我發現論述每個在馬祖才能產生的獨特故事中,挖掘地方特有核心價值,對我來說是最令人著迷的事情。

何謂風?何謂土?風是動態的凝結瞬間,土是靜態的勃發總和,換句話說,也就是時間與空間交集的微觀宇宙。我在思考的是,當重構與解構地方,書面的文宣、專欄、散步冊、地方誌,五感的定導、小旅行、客製團、設計展方興未艾的時候,這些短小美好卻可能破碎的片段體驗,有沒有可能疊加出一個值得生活、被看見、能被論述的地方核心精神。這些核心精神可能是我們無法企及,以及認識不足的過去,也有可能是我們置身其中卻不明所以,冥冥之中前進的未來,但它們交集在這個時空,形成當下在地方的生活生產生態立足基礎,也就是地方學之所以能為「學」的血肉。

地方學有幾種不同定義的版本,目前從實踐、行動與運用中許多地方特定知識已經形成,但是從個案還可以提升成能被認為是一種風格的普遍知識。這幾年來,在不同工作的身分轉換過程中,接觸過不同背景的馬祖人,他們相異的年齡、性別、老家、職位啟發我思考,左右訪談更多相似背景人物,上下搜尋更多歷史文獻素材,從對話與資料以及融合我個人經驗,獲得更多想要書寫的念頭。

馬祖依偎閩浙沿海的地形與地理位置,根基了在地漢人獨特的海洋文化,國際冷戰架構下國軍又改造一代馬祖人「上岸」,將土地、現代化與國家命運綑綁在一起的空間思維,這兩種本質衝突的地理觀,在解嚴後又與90後世代拉扯,具體在地景上產生明顯的爭奪。我試圖將這種想法統合以六種角色、三種邊界分述,窺看海的漁民意識與陸的軍隊政策如何在衝撞與對接中,不斷在這一直被當備胎的邊境島嶼上交替,又如何在交替中融合變形,長出馬祖自己的面貌。最後,從訪談、文獻與親身經歷中,後設性嘗試回答沒有民國前獨立史料書寫的馬祖,「記憶」在歷史重構與世代溝通中扮演的作用,以及馬祖學能不能被定義,以及什麼是馬祖學。

接下來,除了有壓浪這個生活誌與大家分享比較有地方公共性的話題,上述深入想法的具體寫作成果也會陸續集結,在適當時機和大家發表,敬請期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