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灶公上天講好話,灶媽落地保佑奴。保佑奴爹有錢趁,保佑奴奶福壽長。」——祭灶唸詞

農曆臘月廿四在馬祖是個重要的日子,灶神要上天了。

事實上這天所有神明都回到了天庭,等到正月初四再下凡守護人間,所以初五才是開市。但是灶神昇天不同凡響,祂顧名思義,平時就待在灶旁,家家戶戶張貼造神祇在廚房牆上,馬祖話的廚房,就叫「灶前」 (tsō-lèing)。灶是一家人的生活來源,灶神也保佑著一家人的平安,如果在灶神回到天庭前一天向灶神貢獻甜食,祂就會向玉皇大帝說這家人的好話,好運一整年。

朋友媽媽向我說著這個故事,邊拿著香走回廚房,此時餐桌上早已擺滿供品酒杯。一般祭灶供品要備十碗素菜或甜食,超過十碗也可以。其中,甜食必有灶有料(或稱灶公料,tsiǎ-u-liâu),素菜必有豆腐。灶有料包含寸棗、花生球,南竿公認福澳村人稱依金師(ǐ-king-na)的劉依金最出名。至於豆腐稱作豆官(tou-uang),「拜豆官,會做官」(Puǎi tou-uang, e tso-uang),拜桌有豆腐,體現馬祖人相信官府仕途是康莊大道的人生哲學。

我隨著朋友媽媽下樓,入境隨俗蹭了頓飯,半晌她叫了我一聲上樓,準備斟酒燒香,新的灶神紙早已貼好在牆上。灶神紙在馬祖家家戶戶都有,它很普遍、但可不是普通的東西。每張壓印「陳雪生 贈」的印記,已經成為傳統儀式的一環,代表現任立委與民面對面的心意。

酒杯滿十,斟過三巡就成。等香剩下一半,差不多是要燒紙錢的時刻了,叫做「燒庫寶」。庫寶就是金銀紙,紙錢有分大小,大的寫上「叩答恩光」代表感謝神明,小的寫上「祈求平安」表示保佑全家平安。小張紙錢全身金,祭祖時會摺成一圈後將外邊向內凹折成為金條,但據說祭神明時,不折直接燒也可。這時換下的舊灶神紙,會等著準備一起與過去一年初一十五祭灶積累的香腳一起化掉。化掉是一種我在福州才習得的說法,記得有一年在三坊七巷看著一座送子觀音燈,賣家阿婆細心跟我解釋要在正月二十前「花掉」,聽了半天才明白化掉就是燒掉的文雅說法。

等待庫寶燒完的時刻,還有點時間,媽媽還告訴我,就是因為昨天廿三是神明在人間的最後一天,所以玄天宮都會發發財金,我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這件事。

「啊呀,你真的不知道這件事?昨天好多人要排隊的。」

「我真的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難道沒看馬資網?」

我搖搖頭,有點小難過。號稱每天看馬資網與馬報接受馬祖天下事的我,居然就真的漏了這條消息。

「所以廿四不是只有灶神昇天喔,是所有的神明。不過有一年喔,剛好玄天上帝留守,所以我們拜完拿發財金,祂就說今年祂留守,所以會陪我們一起吃平安宴。」玄天宮因為乩童的靈驗,近幾年成為跨村信仰的宮廟。聽到這我忍不住問朋友媽媽,到底新年這樣要拜幾間廟。她細數,元宵節除了玄天宮,山隴村內的白馬尊王,女兒住的清水村的白馬尊王,另一個家的福澳村,然後福澳村內還有兩間廟……

「總之,你無論進哪一間廟,就先雙手合併三拜就可以了,好像去學堂先跟老師請安一樣。」她教我,看我一副很少拜拜的樣子。拜廟如尊師重道,是傳統馬祖人的生活步調。今晚,鞭炮聲不時響起,宣告年節更近。我幫忙拿紙錢下樓時,也跟著媽媽要我一起說的,請灶神保佑大家來年平安。

Next Pos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