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抱著到大觀園的心在馬港圖書館,日子倒數破百,可是第一次進圖書館。走進草書題字的大門前,不禁想這些天來都讀了什麼書在馬祖?啊,都是從家裡那叫書店也不為過的房間搬出來的。

走向櫃檯,坐下寫申請表,皺了眉頭。來到馬祖後,每次填報名表都會皺眉頭,約莫是在表格快完成的時候,總糾結在那剩下的欄目:「單位」。

單位,印象只出現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裡,是大躍進時期人民公社還沒包產到戶的年代,申請任何項目都得與所在單位綁在一起,繳稅、福利、行政通知,單位的長官就是戶長、單位的同事就是家人,在同一個屋簷下休戚與共。工廠即家,過著大院生活。

馬祖就跟過去一樣,申請任何項目都需要填單位,或許單純想透過任職單位,更了解報名者背景,島上70%都是公務員的生態,只要用單位的概念就能涵蓋現狀;但以單位認人,無非不假設人人有單位,如同身分證一樣普通的存在,所以另一種可能,又或許是軍管時期之遺風。

這種以「單位」為單位的編戶齊民方式,中國至今沿用,連民企都有黨政書記的監控,只差沒重回單位住宿的大院生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