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你看,神明在開趴踢!」一旁抱著小孩的媽媽,興奮地指著遠方扛乩的隊伍。孩子被鞭炮聲嚇地摀住耳朵,卻忍不住地順著母親的微笑,好奇地望了回去。

眾神的喧囂,凡人的狂歡。節慶就是時空之外的時空,脫離常軌的混沌達成總體的穩定,一種身分再確認的社會邏輯。一場沒有酒杯的觥籌交錯,凡人也依據神明的旨意恣意沉醉其中,連天空都為祂們由雨天戲劇性地放晴了,還有什麼好顧慮地呢?

過去總是沒有掌握好節奏,私自以理性歸納分類,欠缺對於形式的理解。可理性之外還有即興,第三年了,總算一年比一年多懂了一些。

今年多懂得是,神明有正殿與金身之分(以為遶境神轎上神明真是從廟殿內拆下來),他廟會香隊伍與白馬尊王廟迎靈隊伍本身不相干(以為所有會香隊伍要等保長公先出發後才一路跟隨)。對於民俗文化,知道的實在太少。

人與神的共振,可也未曾想過鑽研傳統信仰,若非曾感受過擺暝繞境召喚島民回家的力量。

小島原本就沒有所謂「陌生人」的字眼,這裡休假不需要行程規劃,時間是留個偶遇停下聊天或者轉往他處作客的依姊大哥NPC的。現在,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了:步步高升的處長甲、殫精竭慮的處長乙、久未謀面的校長、日理萬機的阿姨……最意外遇到高中後再沒連絡過的學長,不聊不知道,一聊不得了,原來他也與我身分相同地正待在北竿。

馬祖就是這麼巧妙,擺暝就是這麼神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