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閩國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hb2 preset

「閩國」提供嶄新的視野。全書以「資治通鑑」、為主,兼考「五代史」、「新五代史」,將當代有關福州論述常引用的「三山志」反而放在次位,呈現完全不同的世界。

「閩國」章節簡單,分自然環境、朝堂、歷史、經濟、藝術、信仰等章,因為是西方人寫的緣故,所有引文都有白話譯文複述後再論證,閱讀方便。閩國僅短短十年,卻有錯綜複雜的歷史,在追封閩太祖的王審知傳嫡長子後,王審知次子殺兄、其子殺父、兄弟鬩牆、禁軍篡位。混亂的年代,與吳越、吳國、南唐、南漢的橫縱連橫關係都是曇花一現,其中的瞬息萬變盡顯五代十國時期政局的玄機剖測。

王審知在馬祖並不陌生,與漢朝時期的閩越王皇子騶寅共享「白馬尊王」之稱,兩人以忠懿王與孚佑王做區隔,歷史上皆有其人,上述為其諡號,是閩東地區的普遍信仰,王審知更是王家的守護神。書中記載,他因簡樸興政廣受福州人民愛載,相較之下,他的兒孫侄輩皆沒能好好守衛國家(即便他本人是奉唐朝為正朔沒想獨立國)。在長子王延翰926年稱大閩國王後不到二十年,閩國就被南唐與吳越瓜分滅亡。

本書以閩國為核心,不過由於在泉州刺史王源讓其弟福州節度使王審知即位閩王后,閩國政經皆以福州為核心,直到苟延殘喘的末年王延政在建州(今武夷山市)力抗西北敵人南唐的入侵。書內記載王審知為人簡樸,興築福州重要基礎設施,在外海黃崎建甘棠港。福州城內本身也是水鄉澤國,彼時福州尚未全是平地,故閩江支流流經南門外,東門與西門間水路也互通,城牆三面面向江水。有關於甘棠港,我直覺想到小三通對口黃岐,無奈歷史考證非線性推理可及。根據東南快報報導,有關甘棠,至少有長樂金鋒、連江黃岐、福安下白石等多種版本。長樂派根據現地題詞、福安派依照文獻解釋,至於連江派報導並未論據,或許直接以地名示就是最大證據。三派皆引有據,但擱置爭議的結論是,港或為水道之稱,由唐皇賜名的甘棠港,在水道所經之處皆有可能命名為黃崎(岐)。

總之,王審知建設甘棠港,確保閩國與對外東南亞貿易的基礎。對內,根據一書的說法,至少在魏晉南北朝開始,晉朝建安郡時期的福州對外就倚賴蛇蟲遍布卻可靠的山路向北出兵、進貢、貿易。經另一本林校生「閩東文化流變論劄」引學者黃順力觀點,海洋文明分為四種,其中以海為田的海田文化正是閩地表徵,是「陸地文化大傳統中的小傳統」,亦即以大陸思維發展近海。

此時期,閩國佛道並立,信仰佛教的王審知留下報恩定光多寶塔,其塔身漆白,俗名白塔。其侄兒閩景宗王延羲受其影響建崇妙保聖堅牢塔,其塔身石材偏灰,俗名烏塔,成為近代福州、我外公口中的地標「三山兩塔」組成一部分。

閩國今已蕩然無存,且存續時間短,但薛愛華的書突破以五代為正朔史觀,將簡短十年的福州詮釋成一本專著。本書原出版1953年,書多有引用西方1920年代漢學者針對福州的研究,與近代福州論述多直接引用特納(Victor Turner)等大師級理論,要不無注釋考,充滿國族性情緒文字的書籍相比,「閩國」的貢獻不僅在論閩國本身,而提供被忽略的西方研究取徑──或者說是過去太大意以為西方沒有針對福州的文史性論文。但又說回來,若1950年代西方學者就針對福州有開創性的地方研究,為何不見近代福州研究學者的視野,是太自滿,還是太狹隘?

最後,或因翻譯的緣故,全書在薛愛華多次有不肯定做出推論之處,都出現「我不是這麼肯定。」等語。幼時曾以史景遷為羨慕,立志寫出他那般詩意的文章,但不知是溫還是史本身的問題,愈發覺得其文詞藻過多。讀完本書才知,欣賞的是他們洋人以第一人稱的書寫風格,相比之下,薛氏文意精煉(一樣也可能是譯者的風格所致),更擅勝場。


📚參考資料📚
1. 陳兆榮、朱亞琴(2015)。福建海絲起點存爭議 長樂和福安說均有專家支持。人民網(2月8日)。取自 http://fj.people.com.cn/BIG5/n/2015/0208/c350391-23830573.html
2. 程章燦(2019)。唐宋帝國的東南邊疆 讀美國漢學家薛愛華的《閩國》和《珠崖》。載於薛愛華,閩國(程章燦、侯承相譯)(1–20頁)。上海:上海文化。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SIEcDEVMBPut89Gf7fR3Bg
3. 鹿森書店(2019)。【預告】『閩文化的過去與未來』 — — 雙杭大講堂之《閩國》學術分享交流會 【社群網站文字資料】。鹿森書店。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THW6XYSQwGdXObgWh9dWjw
4. 鹿森書店(2019)。【回顧】『閩文化的過去與未來』 — — 雙杭大講堂之《閩國》學術分享交流會【社群網站文字資料】。鹿森書店。取自 https://mp.weixin.qq.com/s/7XjTqMQ409p8TSf9Sm8c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