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後來跟著在台灣的爸媽搬到這裡的,爸爸過去就是住在那兒房子被拆掉的[華光社區]老兵。」在金華麵店順著杭州南路走的轉角,另一間小魯玉山東大餅店的老闆娘黃玉仙這麼說。福州商店趙老闆推薦這裡的水煎包與山東大餅,但引人矚目的是店門口冬季熱銷的紅糟與店內傳出老闆的ㄢ、ㄤ不分口音,讓這家山東餅店獨特地充滿濃厚福州氣息。曾在金華麵店打工半年的老闆娘,說當年因為這裡老兵多,所以祖籍在福州近郊連江縣城的父母,向一位山東老兵學習做餅技巧後,就在附近擺攤開店。
在這裡販賣的眾多品項中,除經典的燒餅,特別地就是採油炸的不規則狀大餅,與裡頭有塞蘿蔔乾的三角餅。配上一碗有焦香味、任君選擇加糖或冷熱與否的豆漿,也有鹹豆漿的飲食組合,即便在非正餐時刻的兩點至四點多造訪兩次,仍有三四位客人用餐,甚至願意等候需二十多分鐘起鍋的水煎包,或者戴上老媽媽,耐心在店內外帶等候老闆娘現炒的蔥蛋。
在這開店三十年的山東餅店,即便如金華麵店幾經搬遷店址,但是從沒搬離這偏居中正紀念堂一側的角落,老店家們彼此都熟識。聽到我在追尋這裡福州人飲食的老闆娘,馬上推薦我有機會再去搬至愛國東路上的美星麵食館,「我這裡才三十多年,那裡[麵店]從他們的外婆就開始在做了!味道非常好!」原本因為忙碌緊縮著面孔的老闆娘,這時笑著說。
一開始,他們以為我要學技術,說著曾經也有人問過媽媽相同的問題,她當時也不同意地婉拒別人要求。直到我重新說明來意,老闆娘才加快他因為猶豫而減緩的語速,開始露出笑容,聽到我也姓黃,更說道「儂家就是兄弟哥(hiǎng-tie-o)!」
交通: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二段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