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位於福安市,是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的四大景區之一。關於白雲山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山中曾有一位名叫妙仙公的進士,因厭倦官場生活,隱退到此地。有一天,成為樵夫的他在山中偶遇兩位仙人在下棋,看完棋局後,驚覺已經過一千年,山中的環境、時間和人物全都變樣。他困惑於該去往何處,於是再次尋找這兩位仙人,最終學成法術。白雲山的九龍澗是一條溪流,傳說曾有九條龍在此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妙仙公作為居民的保護神,應百姓的請求,施法鎮壓這九條龍,使它們成為守護象徵。
福安市位於閩浙要衝,這裡有許多值得一探的歷史遺跡。歷史文化名村廉村是閩東北到浙南的重要交通物資集散地。該村在西元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建造古城堡,防禦倭寇入侵。村內有兩座陳姓宗祠和古渡口,村外則有紀念薛令之的明月祠。薛令之是西元500年遷居廉村的第六代後人,但現今村中主要以陳氏族人為主。陳家自西元920年為躲避黃巢之亂遷入廉村,之後兩姓聯姻,陳氏族人漸漸遷往河對岸,並最終定居於他處。
福安市副市長分享福安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福安以工業為主,鋼鐵和不鏽鋼的年產值達到2300億,GDP總額約800億,在福建地區領先其他城市。農業方面,福安擁有兩萬畝的水蜜桃種植面積和三十萬畝的茶園。副市長表示,經濟發展的趨勢正在平穩過渡,股市下行屬於正常現象。他以個人的生活經驗為例,指出許多同齡人已經滿足於基礎消費,生活品質穩定。他還提到,自己作為畲族人,每週末會回家種田,也熱情招待過來自台灣的客人,獻唱一首畲族歌謠。據說,副市長的仕途從白雲山的村長開始,他還曾說服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的學生來探勘白雲山的冰川遺跡,最終促成白雲山成為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在副市長的熱情款待下,晚餐於假日酒店進行。當晚的餐桌上擺滿福安的特色美食,展示當地豐富的飲食文化。首先登場的是幾道小菜,包括魯鴨舌、蒸甜花豆和鴨腸或鵝腸,這些小菜口味清爽,是福安人日常餐桌上常見的開胃菜。接著,副市長親自為每位賓客夾上當地的招牌菜——蟳蒸烏米飯。這道菜特別之處在於烏米飯,烏米飯是用蒜末和豬油翻炒後,再與紅蟳一起蒸熟。蒸好的烏米飯不僅色澤獨特,還散發著濃郁的蒜香和螃蟹的鮮味。幾天品嚐下來,發現烏米飯的口感與台灣的糯米飯相似,但更具層次感。
另一道引人注目的菜肴是流蜞炒蛋與炸海蠣。流蜞近看像魩仔魚,但其實學名是沙蠶,生長於鹹淡水交界處,被譽為「海裡的冬蟲夏草」。它與雞蛋一起翻炒,蛋的滑嫩與流蜞的鮮甜相互襯托。炸海蠣則是一道令人驚喜的菜,外表金黃酥脆,內裡鮮嫩多汁,而且福安的海蠣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做法,這裡的炸海蠣會搭配白糖一起食用,這種甜鹹結合的吃法在當地頗為流行。福安人對甜食如酸辣湯般的熱愛,或許正源自於此。
還有一道蒸黃魚,這道菜是將黃魚分段處理,然後分別鋪上紅辣椒、酸菜、老乾媽醬和黃辣椒,讓每位食客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挑選。這裡的黃魚是深水魚,副市長自豪地介紹說,從埔頂、福安到寧德這一帶的黃魚都特別鮮美,其肉質比養殖魚更加結實且鮮嫩。這道菜不僅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口味偏好,還展現當地對食材原味的重視。
最驚艷的菜肴莫過於炸茶葉紅燒肉。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在於,紅燒肉在燉煮的過程中加入當地的紅茶茶葉,讓肉塊在吸收茶香的同時變得更加嫩滑多汁。每一口紅燒肉都散發濃郁的茶香,與肥而不膩的口感結合,再加上擺盤,是當晚菜色的一大亮點。此外,餐桌上還有幾道配菜,如香菇炒干貝、炒青菜等。湯品方面,有豬肚鮑魚湯、酸辣湯和湯魚麵,都是在傳統口味中凸顯福安的地方特色。
隔天的午餐依然豐盛,首先登場的是桃膠酸辣湯。在座當地管理人員介紹,這道湯的酸辣味配料,包括胡蘿蔔丁、蛤蜊肉等,是替桃膠的軟滑口感與酸辣湯的濃烈滋味更加融合。桃膠是福安的特產之一,這次正好在白雲山區購買一包,僅售25元。當地人常會用桃膠搭配冰糖、紅棗、西米露等甜品,煮成一道養生甜湯,據說具有通氣、理氣、健脾等多重功效。
因為福安靠近內陸,當天的菜餚也以家禽家畜為主,包括鵝肉湯、紅燒肉、檳榔芋煮牛肉;水產則以河鮮為主,包括鰣魚、溪魚和螃蟹等。鰣魚是一種需要水質極為乾淨的淡水魚,其刺多但肉嫩,煮得恰到好處,魚骨可以輕鬆拉出。溪魚先滷後炸,外皮酥脆,內裡的魚肉吸飽滷汁,咬下去汁水四溢,口感獨特,介於乾脆與油潤之間,讓人難以忘懷。螃蟹則是類似於大閘蟹,蟹膏豐富,味道鮮美。
此外,還有土豆泥、燉菌菇、茼蒿煎餅等家常菜,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福安的線麵在當地的特有習俗是招待客人時,會在線麵上放兩顆蛋,象徵吉祥。一般來說是荷包蛋,而當晚吃到的則是炸鵪鶉蛋。炒芥菜莖則用豆瓣醬調味,是味道爽脆質樸的家常菜。
整體而言,福安的美食以家禽家畜和河鮮為主,充分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隨行的福安籍主管表示,與福鼎話相比,福安話聽起來較為剛硬,這也反映了兩地之間的文化差異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