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䖳(tshòu-lǎ),水母的意思。馬祖在此時的春水(tshùng-nui,春天)時分,已經出現海邊的沙灘上。
昨天,鐵板社協群組傳來一段短片,裡面有遊客與在地依姐的驚呼聲中,一段段厚如燉煮一電鍋豬腳才有的膠質層切下泡水,裡頭依姊開心的說:「啊,這下週的老人長青食堂可以加菜了!」長青食堂是在地衛福局支持下的一項老人共餐計畫,對於高齡化的馬祖人口來說,是一項鄉情交流的重要場合。
今天在儀式前來到鐵板時,還沒問起那水母的下落,已經聽到一群依姆坐在廟旁花台,悉悉窣窣地用馬祖話傳出「這依弟會使!」「乞伊掏嘛!」的聲音。我獨自一人,就算她們說得再小聲,我也知道不是指其他人,便走向前。那位影片中出聲的依姊說話了,「來,快跟我下來搬!」
我跟著他走下社區廚房,打開直徑約100公分大的鐵盆,一缸滿滿的水母在我眼前漂浮,閃著紅點。昨日群組中已經看到有人發言要注意能否食用,結果一打開依姊就跟我說:「這有毒的,伓使留下來!」語音未落,就跟我兩人抬著這大鋼盆往海堤深處倒下去——一處過去鐵板人也在此丟棄女嬰的海崖旁,海流最強勁的地方。
回到村中不久,沒想到我又在沙灘上發現一模一樣的水母,全身已經橫躺沙中,明顯死亡。中間帶著臟器的地方鼓脹著,白色帶有微透明的光澤圈成一塊,像座誤將馬祖當太空站降落的幽浮,一點點紅色在豔陽照耀下,閃爍著光澤。
回到廟前,我將這發現告訴給剛好今天因補庫而聚集一塊的鄉親長輩。他們激動的說這絕對不能吃「我昨天還特別到網路上查了,這有點點的不是血啊,是原本的顏色,有毒!」一位依姊強調。因為以前能吃的水母,身體是豬肝色的。更具體的說,是牠們擁有透明的皮膚,反過來則帶有咖啡色的血漬,稱作「䖳血」(thà-háik),據說將這些䖳血用刮刀片下,拿去清炒就是古早的海味料理。「固有頭底裡其『tha-lòung』,也是真好食!」一位依伯又發了話,說這tha-lòung是水母的臟器,要撥開他們的觸手後,打開裡面才能得少許的佳餚。「到底tha-lòung是什麼?」我問。「lòung就是『腸』啊!」影片中的依姊說,原來名稱就是寫作「䖳腸」。他們回憶起過去常常海邊都可以撿到這般如鐵盆大的水母,一旦有收穫,兩三人抬不回家都是家常便飯。不過1970年代後,海洋生態改變,這班巨型生物已不復見,是以為何昨日會激起這麼多鄉親在LINE上發表討論,大多貼上他們中生輩在網路上所能表達的最激動表現:一張張不同形式讚的免費貼圖。
在馬祖話中,「䖳」字很常見,比如有種用菌培養如優格的料飲形如水母膠結透明,稱作「豢䖳」(huàng-thǎ),有在地商家開發時稱作「晃塔」。作為海洋生活的重要組成,有關討論䖳時激發出的舊時社會記憶,又多出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