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難得認識在馬祖氣象站工作的朋友,才了解臺灣氣象站的變化。據了解,全臺目前的人工氣象站僅剩下二十幾個,並以區域平衡原則為依歸,例如撤除了成功、大武和蘇澳站,轉變成各縣市有一座氣象站為原則。
這樣的調整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過去日本人設立的氣象站考慮到地理緯度,例如臺東、大武、成功都位於台灣東南上,而嘉義則擁有嘉義、阿里山、玉山等不同高度的氣象站,形成了同緯度但不同高度的氣象資料網絡。
目前,大部分氣象站已經轉為自動化,數量約為五百到六百個。馬祖地區擁有東引、東莒、北竿等自動站。
儘管傳統的溫度、濕度、雨量、氣壓測量已經實現自動化,但雲高、雲量、能見度等方面仍然需要人工觀測。自動化測溫濕度主要使用電阻,而百葉窗的傳統乾濕球被用於校正。雨量方面,傳統的虹吸式已經被漏斗式取代,每傾倒一次即為0.5mm。
在地溫測量方面,通常會設置測點距離地底0、5、10、20、30、50公分,不過由於馬祖地區的岩盤過硬,導致50公分的測點無法設置。
海象方面,中科院已經設置了自動雷達,目前僅在東莒和彭佳嶼有使用,還在測試中。
氣象站的朋友說,其實一般民眾並不會來到氣象站,大概都是廠商為了施工,需要購買天氣圖時,才會來洽公。所以也很難得聽到他分享一些許多小知識,比如說,大家都會常常講看不到什麼山,天空就不會飛飛機,就是因為觀測者可以透過不同地標的可見情況判斷,例如高登或螺蚌山代表10公里,壁山9公里,芹山8公里,以此類推。同時,量測雨滴的降落速度和粒徑則透過紅外線技術,可以判斷是雨、雪還是霰。
這些氣象站的調整和技術升級,為馬祖提供更為精確和全面的氣象資訊,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自然環境的變化!